近年来,准格尔旗借助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本着“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理念,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是关键因素。目前,全旗农村“两委”班子成员年龄相对老化且学历层次较低,在662名任职村干部中,35岁以下的仅有62人,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的近半数。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村干部队伍结构老化、总体素质不高等形成矛盾,成为制约全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选聘大学生村官到村工作是改善农村干部队伍结构、提高农村干部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实各级领导班子后备力量的迫切需要,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避免造成人才浪费、引导大学生投身基层一线工作的重要举措。
一、选聘情况
从2007年开始,准旗按照自愿报名、考试选拔、组织派遣、统一聘用的方式先后分8批共选聘468名大学生村官(其中:2008年准旗分两批选聘214名,自治区选聘7名;2009年准旗选聘50名,全市选聘100名,自治区选聘37名;2010年准旗选聘51名,2011年自治区选聘9名),基本达到了一村2名、一社区4名大学生村官的聘用规模,初步实现了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目标。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教育培训。一是采取远程培训、专题授课、以会代训、外出学习等形式,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创业理论与技能、科技创业知识、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提升大学生村官服务农村的能力。二是加强与企业、协会的沟通联系,建立大学生村官创业实践锻炼基地,为大学生村官创业搭建平台。三是依托旗党校、农牧民培训中心和远程教育站点,重点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涉农法律法规、农业实用技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内容对每一批大学生村官任职上岗前进行集中脱产培训。任职后,每年安排在旗内或赴外地培训学习,不断提高大学生村官的综合素质。
(二)拓宽流动渠道。对表现优秀、党员和村民认可、有扎根基层理想的大学生村官,积极鼓励参加村“两委”班子竞选。对进入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大学生村官予以长期聘用,并继续享受中央及地方的财政补贴政策。在2009年村级“两委”换届选举中,有21名大学生村官成功进入村“两委”班子,全区第一个大学生村官当选村主任产生在我旗龙口镇。同时,旗委择优选拔了105名大学生村官充实到苏木乡镇政务大厅工作,83名大学生村官充实到旗直部门工作,86名大学生村官考录到旗外工作。
(三)搭建交流平台。实行“结对帮带”制度,即每名大学生村官与属地苏木乡镇党委1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及所在村“两委”负责人形成帮扶对子,采取“一对一、一带一、一帮一”形式,帮助大学生村官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引导其尽快熟悉农村环境,更好地开展农村工作。此外,通过在旗内各大媒体开设大学生村官风采专栏,创办大学生村官工作季刊《基石》,成立大学生村官联谊会等多种形式,为其积极搭建交流学习平台。
(四)设立创业基金。为鼓励服务期满或即将期满的大学生村官发挥自身优势和专业特长,自主创业,带头致富,由旗委组织部划拨15万元资金,作为大学生村官创业基金。基金主要用于支持大学生村官创办、领办的致富项目,鼓励打造创业园。在基金的使用上,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经审核后,按照创业规模进行拨付。同时,旗委组织部与金融部门积极协调,为其提供自主创业小额贷款,创业过程中适当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确保其自主创业的顺利实施。
(五)严格考核机制。对大学生村官实行日常和年度双重考核,采取年度目标考核和民主测评两种方法,将考核工作表现与考核工作实绩、组织考核与群众评议结合起来,确定考核档次,考察材料纳入本人档案,作为提拔任用、提高工资待遇、评选先进等重要依据。对考核优秀的,给予表彰,对考核不称职的,限期整改。每年推选、表彰一批表现优秀、成绩突出、群众拥护的先进典型。同时,获得旗级以上(含旗级)党委、政府奖励的大学生村官;在村两委换届中选任为村实职领导干部的在岗大学生村官;在《基石》上有作品发表的大学生村官,在转正环节给予适当的加分。
三、取得成效
一是在学用结合上更显合理。在新到岗大学生村官的派驻上,旗委坚持因村制宜、因人制宜,将大学生村官所学专业和各村的实际工作需要统筹考虑,充分发挥了大学生村官的专业特长。如在北部农业为主的苏木乡镇,主要派驻农林水利种养殖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在东南部工矿区主要派驻工学、经济类专业的大学生,保证了大学生村官在短时间内融入当地生产生活及工作环境,克服了群众的排外现象和大学生村官自身的畏难情绪。
二是在管理方式上更具规范。一是在大学生村官中推行“三二一”工作法,即按照“多写经验体会,少写流水账目;多写村社实际,少写空洞理论;多写群众生活,少写案头工作”的要求,每年撰写三篇专题调研报告,每月汇报两次工作动态,每天书写一篇工作日志。二是在大学生村官中推行远程教育站点“AB”岗制度和补贴制度。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作用,在每个村远程教育站点落实2名大学生村官,实行“AB”岗制度,并享受每人每年1000元的岗位补贴,切实履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人员的职责,认真负责做好终端站点的维护管理工作,把远程教学与现场辅导有机结合,扎实组织开展好农村党员群众教育培训活动。三是在管理上,制定出台了《准格尔旗大学生村官管理办法》,对工资待遇、工资职责、管理权限、考核奖惩等作了详细规定,形成了一套系统、严密的制度。
三是在能力培养上更加科学。一方面将大学生村官列入干部培训计划,初步建立起了大学生村官岗位培训制度,大学生村官的理论政策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另一方面,通过设立大学生村官创业扶持基金,有效提高了大学生村官“一创双带”能力。2010年,十二连城乡3名大学生村官利用创业扶持基金,成功承包了11栋蔬菜大棚搞水果玉米推广种植,在赢得良好经济效应的同时,也在特色种植领域取得了成功实践,为农牧民增收培植了新的增长点。种植园也被命名为全旗“大学生村官创业示范基地”。
四是在作用发挥上更趋显著。一方面,准旗率先成立了大学生村官管理办公室,制定了系列规章制度,确保了在岗大学生村官顺利、健康、有序开展工作。另一方面,组建了大学生村官“三支队伍”,既通过笔试、面试,从在岗大学生村官中择优选拔21名组建全旗大学生村官讲解团、调研团和宣讲团,经过专业培训后,深入到基层开展系列活动,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平台。
四、今后工作思路
一是打破岗位瓶颈,实现个人工作与集体分工合作的有机统一。依托大学生村官“三支队伍”,逐步摆脱现如今单兵作战的现状,将根据大学生村官所学专业和技术特长,组建专业工作组,发挥团队协作功能,为大学生村官提供施展才干的舞台,更好的为农牧民群众服务。
二是打破地域瓶颈,实现农牧区工作与工矿区工作的有效对接。农牧区工作的大学生村官注重种养殖技术的推广与服务,在脱贫致富方面投入的身心较多;工矿区工作的大学生村官注重就业技能的培训和矛盾纠纷的调处工作,在化解企地矛盾方面投入的精力较多。为培养提升大学生村官的综合服务素质和业务能力,将根据工作岗位条件,实行大学生村官交流任职,进行多岗位锻炼。
三是打破创业瓶颈,实现创业实践锻炼基地与创业基金的合理利用。将继续创建并全面提高创业实践锻炼基地的承载能力和培育能力,鼓励选聘期满的或将要期满的大学生村官进入创业基地实践锻炼,同时加大创业基金的基数,完善基金的管理和使用程序,在创业服务的管理方面力求创新,增强大学生村官抵御风险能力和创业意识。
四是打破任用瓶颈,实现乡村两级后备干部与破格提拔使用的有效尝试。为激励大学生村官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上提供施展才干的平台,将在苏木乡镇连续二年考核为优秀的大学生村官中,经组织民主推荐,具备科级后备干部推荐资格。对村级换届选举当选正职人员,根据工作岗位需要,按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将破格提拔使用。
五是打破出口瓶颈,实现严入口与畅出口的有效途径。在大学生村官的选聘方面,旗委将严把入口关,确保大学生村官都有责任心投身到农村,服务在基层。在流动方面,将着重引导大学生村官期满后有序流动,鼓励符合条件的参与村两委换届选举留村任职工作。积极推介大学生村官到企业工作,到社区等各类公益性岗位就业。为大学生村官免费提供就业指导、政策咨询、就业信息、职业指导等服务,引导聘用期满大学生村官进入人才市场自主择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