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组织部欢迎您!
检索:   登录邮箱 | 投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机构职能 干部工作 基层党建 人才工作 信息调研 党员教育 下载中心 离退休干部工作 约见部长
  当前位置:首页>>领导讲话
刘玉华部长在全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2013年第1次会议上的讲话
【来源】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09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2013年第1次会议,主要任务是:通报2012年度全市人才工作考核情况,总结今年前四个月工作,安排部署下一阶段任务。刚才,团市委等6个单位作了汇报发言,王恒同志通报了2012年度人才工作考核情况。听了以后,感觉经过一年多来的实践探索,各地、各部门抓人才工作的意识更强了,思路更清晰了,方法也更务实了。近期,自治区公布了2012年度创新创业人才团队、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草原英才”评选结果。我市有8个团队、2个基地、17位专家学者获评,三项评比均位列全区第一,特别是在创新创业团队评选方面实现了零的突破。对比前两年呼包鄂三市的评比结果,可以说,我市的人才工作实现了由落后到超越的历史性跨越。最近,我市又有1人被国家科技部评为“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全国获评140人,自治区仅此1人)。目前,我市人才工作已稳居全区盟市第一方阵。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各地、各部门团结一致、求真务实的结果,更是各类人才刻苦努力、不断求索的结果,同时也是在座的各位辛勤付出、忘我工作的结果。这里,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大家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全力以赴做好今年的工作。

  人才历来都是创业之本,成事之基。对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性,我过去也反复强调过,今天想再讲一讲,让大家有一个更深刻、更清醒的认识,以便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做好打长久战的思想准备。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才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已成为世界各国激烈争夺的重要对象。比如,为了争夺人才,英国政府放宽了对外国技术移民的法律限制,日本政府开始大量建设海外实验室等跨国研究机构,印度政府则对海外优秀印度人才实行“双重国籍”政策。我国为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或来华创新创业,提升国家综合实力,自2008年起,实施了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即所谓的“千人计划”。计划实施以来,先后有2000多名高层次人才回国或来华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像近年来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神舟九号”飞船、“辽宁号”航母、歼-15舰载机的成功研制,都与“千人计划”入选者的突出贡献密不可分。可以说,这些海外高端人才的引进和留学人员的回流,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同时也引起了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高度关注和警惕。美国的一家主流媒体—《侨报》,日前就专门发表署名文章,呼吁美国政府高度重视在美中国高端人才的回流问题。为此,美国总统奥巴马特别将改革移民制度作为其未来三年的施政重点之一,期望通过更加优惠的移民政策增强对外来人才的吸引力,保持美国的人才强国地位。所以国家要发展需要依靠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需要依靠人才。人才争夺不仅在国际上日趋激烈,在我国国内的不同地区之间也渐趋白热化。比如,上海市通过为引进人才提供全方位的“精细化”服务,留住人才;北京市通过在境外设立人才联络机构,网罗人才;南京市通过设立科技创业特别社区,集聚高端人才,这些做法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当前,我市正处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人才作为第一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关键因素。各地、各部门要把人才工作放在服务和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高度来审视、谋划和推进,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推动人才工作深入开展。

  下面,我就前4个月的工作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人才工作安排,讲三点意见。

  一、科学谋划,周密部署,全市人才工作开局良好

  一是通过考核促动,各级领导干部的人才意识明显增强。年初,我们对各旗区、重点部门去年的人才工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考核,对开发(园)区的人才工作进行了实地了解,并形成了考核情况通报,真正实现了人才工作年初有部署,半年有督查,年终有考核,结果有通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旗区组织部门也对当地的人才工作进行了考核,大多数市直部门也将人才工作作为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可以说,经过一年来的不懈努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各级领导干部抓人才工作的意识显著增强。

  二是注重科学谋划,工作部署及时到位。今年是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确定的人才工作年。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年初及时召开了全市人才工作会议,对工作进行全面部署。3月初,市委组织部又下发了人才工作要点和重点任务分解方案,对工作进行了细化分解。各旗区、市直有关部门和开发(园)区也积极行动,结合实际抓部署、抓推进、抓落实。特别是基础相对薄弱的旗区也在认真研究工作,积极寻找对策,如杭锦旗针对创新创业平台缺乏的实际,依托相关企业,积极筹建库布其沙产业科技孵化中心;市直有关部门充分发挥各自职能,认真谋划人才工作,团市委牵头成立了市青联留学人员联谊会,市农牧业局制定了农村牧区优秀实用人才选拔管理办法,市民政局制定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方案,市委政研室围绕职业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各开发(园)区依据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开展人才工作,鄂尔多斯装备制造基地在自治区西部人才市场建立了招聘专区,为引进急需紧缺人才搭建了平台。可以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全市人才工作呈现出千帆竞发的良好局面。

  三是坚持统筹兼顾,各项工作稳步推进。落实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方面,市人社局草拟了规划纲要任务分工方案,并在这次会上下发,征求各单位意见。这里我强调一下,任务分解是落实中长期人才规划的重要抓手,是今后对各地、各部门进行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大家要高度重视,认真研读,及时反馈意见。推进未来新兴产业城建设方面,我们已聘请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的专家进行规划设计,前期调研已经完成,方案起草工作正在加紧进行。组织实施“草原英才”工程方面,向自治区上报了2012年度“草原英才”工程项目任务书,并对2010年和2011年“草原英才”工程经费使用情况和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摸底,正在抓紧制定市级人才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绩效评价办法。完善人才工作政策方面,我们草拟了《市创新创业人才团队、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评选暂行办法》,这个暂行办法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市人才团队、基地建设的重要政策性文件,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二、认真剖析,深化认识,全面查找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思想认识不足。有的地区和部门工作落实不到位,存在畏难情绪和应付心态,对于任务分解方案中涉及多个部门共同完成的任务,存在推诿扯皮现象,影响工作有效开展。

  二是人才政策落实不够到位。目前,我市自上而下的人才政策体系正在建立健全,但是,落实现有政策不够有力,有的政策只是写在纸上,能不能落实,怎样落实,落实得如何,都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监测评估。可以说,这个问题从市里到旗区、部门、开发(园)区,都不同程度的存在。

  三是工作思路不宽、办法不多、创新不够。个别领导干部和人才工作者视野不够开阔,对全盘工作考量不足,存在一定程度的“以点代面”现象。同时,缺乏创新,应对新形势、解决新问题的思路不宽、办法不多。

  四是人才工作者队伍不够稳定。目前,我们已初步构建起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人才工作者队伍,但还存在着流动性大、工作延续性较差的问题。据统计,去年我市就有近三分之一的人才工作者转岗,而且,部分人员在转岗时,工作前后交接不够及时到位,影响工作的持续开展。

  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面推进人才工作再上新水平

  今年的人才工作要突出抓落实这个主题。现在,做好全年工作的黄金期和关键期已经到来,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时不我待,乘势而上,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抓好人才载体平台建设。近年来,我市依托优势特色产业打造了一批人才载体平台,但与邻近的呼包两市相比,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实际上,载体平台建设的质量如何,有没有能够吸引优秀人才创新创业的精品载体,正是制约我市产业结构转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主要瓶颈,也是我市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所在。为此,我们要从市、旗区、开发(园)区三个层面大力建设精品载体。市级层面,要分层次、有重点地推进人才载体建设。人才工作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逐步探索出了一条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子。自治区已经明确,今后人才工作的重点是创新创业基地和团队建设,资金投放方向也将向这方面倾斜。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实现人才、资金、项目的高度融合,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合力。去年,我们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评选出了14个创新创业基地、10个创新创业团队,并从市级专项资金中拿出2000万元对其进行资助。今年,自治区对评选出的优秀团队和基地各给予50万元的奖励。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力度,紧密结合产业基础和发展方向,规范载体建设评比表彰办法,扎实开展人才载体评星定级工作。对于那些评定等级高、发展潜力大、成果转化快、研发项目处在关键时期的载体,不仅人才资金要优先给予支持,而且还要协调有关部门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全力保障其建设进度、科研进度和成果转化速度,努力在今年打造一批涵盖重点行业产业、具有较强示范带动效应的精品载体。通过这些精品载体的“点”上开花,推动结构转型、创新强市在“面”上结果。打造精品载体是今年我市人才工作的一场攻坚战,必须确保首战告捷。旗区层面,要根据自身的产业发展基础,积极打造符合产业发展实际、具有旗区特色的人才集聚载体和孵化平台。特别是要按照自治区“8337”战略部署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要求,依托各类产学研平台,重点打造2个以上具有比较优势的精品载体,为旗区的城镇化、工业化、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开发(园)区层面,要根据园区的产业定位,围绕重点产业、依托重点企业,积极打造一批具有行业领先优势的创新创业平台。加速推进研发机构集聚,深度推进产学研合作。广泛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有效整合人才、技术、项目和资金,支持技术创新,推动项目建设,培植产业做大做强。紧紧抓住我市大力发展园区经济的有力时机,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快推进孵化器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全力促进园区大建设、大发展、大提升。

  第二,要扎实开展招才引智工作。当前,我市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急需通过招才引智来推进转型发展。加强这项工作,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也是我市打造区域竞争优势的迫切需要,更是“危”中求“机”的战略性选择。各地、各部门要牢固树立“抓经济就是抓人才,抓人才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把招才引智放到与招商引资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现实使命感,认真做好这项工作。一要明确目标。这些年来,我们抓招商引资之所以取得成效,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对其进行项目化管理,目标明确、责任到位、措施得力。现在抓招才引智,我们也要有这样的气魄、力度和办法。各地要明确今后一段时期招才引智的目标、任务和方法措施,结合项目建设、重点工作,积极创新思路,全力推进这项工作取得新突破。二要组织活动。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和企业组团参加规模化人才招聘活动,是当前各地引进人才的一种有效方式。现阶段,招才引智单靠企业单打独斗或市场自主调节,往往难有大的作为,需要政府依托自身的公信力,搭建平台,整合资源,组织推动。在这个问题上,大家思想要统一,认识要清醒,态度要积极,行动要坚决。同时,在招才引智过程中,大家一定要树立白领、金领是人才,蓝领也是人才的“大人才观”,高度重视技能人才的引进工作。实际上,现在制约我市开发(园)区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就是技能型人才短缺,为此,我们要积极搭建这方面的平台,出主意,想办法,帮助这些企业解决实实在在的困难。三要拓宽渠道。发挥产业优势,加快引进急需人才,以项目招引人才,以产业集聚人才。要加强柔性招才引智,积极组织产学研合作活动,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姻合作,在共建共享中引进使用人才。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发动在外人才、海外学子荐才引才,通过师生关系、同窗同事关系、同乡关系、合作伙伴关系等多种途径,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引进更多优秀人才。

  第三,要大力推进未来新兴产业城(人才特区)建设。在我市建设未来新兴产业城是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借鉴北京中关村、武汉等地建设“未来科技城”的经验做法,针对我市转型发展需求,提出的一条工作思路,其实质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打造一个集聚各方英才,具有比较优势的人才特区,形成“人才+项目+资金+产业”的发展优势。我市未来新兴产业城建设,得到了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相关筹建工作也在抓紧进行。年初,按照高起点规划、科学布局的要求,我们委托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从建设人才特区的角度,着手编制未来新兴产业城建设方案。总体思路是,以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核心,实行特殊政策,构建特殊机制,提供特殊服务,引进急需人才,打造人才特区,在全市率先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这里我想强调,未来新兴产业城作为我市的人才特区,其建设必须要突出三个“特”。一是政策要特。我市现在的“1+8”人才工作政策体系是针对全市制定的一套“面”上的政策,而建设未来新兴产业城是要在“点”上寻求更大的突破,实现“以点促面、以点带面”的目标。因此,需要我们制定比“1+8”政策更加特殊、更加优惠、更具吸引力的招才引智政策,有些政策还要突破现行体制机制的界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通过政策创新,推动特区人才、项目、资金、产业的有机融合,才能推动经济快速发展。二是机制要特。今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开发(园)区管理办法,下放了项目审批、人事任免等权力。这种简政放权的做法,其实就是一种创新工作机制,释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有益探索。我们要本着特区特建、特事特办的原则,积极创新工作机制,着力打破各种条框束缚,大力简化办事程序,切实提高人才工作的效率。要将人才集群与重大项目、技术、资本的引进结合起来,使人才与产业相融、与企业互动、与项目对接。三是服务要特。要针对人才和入园企业的特殊需求提供及时、周到的服务,让“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成为我们招才引智的实际行动。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工作效率,采取有效措施,推动这项工作深入开展,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未来新兴产业城打造成为我市转型发展的桥头堡、呼包鄂“草原硅谷”人才特区建设的排头兵。

  第四,要认真抓好本土人才培养。“人才鄂尔多斯”战略实施以来,我市在人才引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本土人才开发、培养相对滞后。在我市32名自治区级“草原英才”中,本土人才只有6人,占19%,远低于包头(40%)和呼市(38%)的比例。下一步,我们要在继续抓好外来人才引进工作的同时,下大力气抓好本土人才培养,坚决防止“招来女婿气走儿”现象的发生。一要高度重视培养。各地、各部门要将本土人才作为支撑地区长远发展的中坚力量予以重点培育,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深入思考,拿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本土人才培养办法。如,高技能人才、职业教育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农村牧区实用人才的培养办法,有的需要重新制定,有的需要进一步修订,相关部门要积极行动起来,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工作深入开展,6月底前要将有关材料上报到市委组织部。二要切实提高待遇。近年来,中央、自治区对于本土人才培养十分重视,在各类人才计划中都对本土人才培养做了专门部署。如,中央专门针对国内高层次人才,实施了与“千人计划”并行的“万人计划”,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也对本土人才培养做出了具体要求。我市“1+8”人才政策同样对本土人才培养和应享受的待遇做了明确规定。各地、各部门要努力把政策用足用好,切实改善本土人才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将本土人才和外来人才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来对待,全面提高其生活福利待遇和政治待遇。三要注重搭建平台。充分利用各类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定期组织本土人才进修培训和赴外考察,帮助其更新知识、拓宽视野。建立科技职称定期检验制度,从制度上促进本土人才的知识更新和科技创新。同时,要加快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力消除本土人才在不同部门、行业和岗位之间的流动障碍。在这里,我强调一下,市直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特别要为本土人才的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周到服务,这也是为人才成长搭建平台的重要方面。

  第五,要积极开展精细化服务。精细化服务是根据人才的工作和生活需求,为其“量身”提供差异化服务。它是一个地区人才工作水平的直接体现,也是吸引聚集人才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我市人才服务工作还存在着粗放、滞后、缺乏合力等问题,严重影响人才工作的深入开展。今后,我们要积极转变工作作风,在“落实”上动脑筋,在“服务”上做文章,在“精细”上下功夫,努力让在我市工作的各类人才创业安心、发展顺心、生活舒心。一要认真落实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制度。为提升对重点人才的服务水平,去年我们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制度,但是这项制度的执行情况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工作缺乏有效的抓手。今年,我们要按照突出重点、分级推动、对口联系、注重实效的原则,扎实推进这项工作有效开展。突出重点,就是联系服务的对象要针对那些重点人才,而非一般意义上的人才;分级推动,就是不同层级的领导在推进这项工作时,角色定位要准。如,组织部长和地区主要领导主要从面上整体推动、督促工作开展,部门领导主要是从点上跟进,具体推动工作落实;对口联系,就是职能部门领导要联系服务相关领域的人才;注重实效,就是注重联系服务的效果,即联系服务工作要认认真真听取专家的意见建议,实实在在为人才解决实际困难,不能走过场。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服务意识,放下身段,主动联系,积极协调,为人才提供“一对一”的贴身服务。人才工作重点部门的领导干部,要先想一步,先行一步,组织部门领导干部更要率先垂范,积极作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建立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名录,并指导各有关部门建立联系服务档案,确保服务落到实处。二要探索建立网上诉求平台。现在,我市人才总量已接近33万,各类人才在工作和生活中的诉求多种多样,需要进一步畅通诉求表达渠道,提升服务效率。下一步,人社部门要在人事人才网上开设“人才诉求”服务专栏,安排专人受理。对于一般性问题,网上诉求平台要提供及时的咨询服务,指导人才通过自身努力加以解决;对于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工作人员要及时联系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尽快予以解决。三要探索建立风投创投基金。高层次人才往往与高科技项目、高科技企业紧密关联。这些项目和企业,科技含量高、投资回报大,需要便捷的融资服务和资金扶持。各级党委、政府要积极创新思路,采取政府引导支持,市场化、社会化运作的模式,通过建立科技、产业发展基金,提供创业贷款贴息和担保,引进风投创投基金等多种途径,为优秀人才在我市创新创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四要提升专家服务中心功能。学习借鉴上海设立各种服务专窗的做法,进一步完善专家服务中心功能。按照分批打造,逐步推进的思路,今年要优先在市专家服务中心设立高层次人才生活服务专窗,在户籍办理、医疗保险、子女入学、配偶安置等方面,为引进人才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务。专家服务中心要结合实际,深入研究先进地区的做法,细化具体的操作流程,安排专人协调对接,为这项工作的全面铺开总结经验。

  第六,要用好管好人才工作资金。人才工作资金是人才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去年,市、旗两级累计支出1.27亿元人才专项资金,在全国地级市处于领先水平。对于这笔资金,如何用,怎么管,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下一步,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严格制度,规范程序,确保资金科学、合理、高效使用。一方面,要仔细筛选,科学确定资助对象,确保“好钢使在刀刃上”。这里我想强调一点,由于人才和项目的耦合关系,我们对于资助对象的选择,一定要以其所承载的项目为基准。对于项目的选择要注意把握以下原则:一是要根据我市产业结构调整需求选择资助项目;二是要本着先“急”后“缓”的原则优先资助那些马上能见效的项目;三是要选择那些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大的项目。另一方面,要严格考核,强化管理,确保资金使用高效规范。严格按照《人才工作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科学管理人才工作资金。同时,要学习借鉴自治区的做法,推行人才工作资金使用中期报告制度,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尽快出台《人才工作专项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办法》,对各地、各部门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科学评价。

  第七,要积极推进人才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去年,我们提出要打造一个集统计分析、信息发布、交流互动三大功能于一体的人才信息服务平台,并开展了一些前期的调研准备工作。今年要集中精力,全面推进这项工作深入开展。相关单位要围绕平台建设的各个环节,抓好各阶段的工作。在平台的设计构思阶段,要广泛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好经验和成熟做法,做到既兼容各地之长,又独具我市特色;在需求分析的撰写阶段,要深入到各相关单位和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力争一步到位;在软件研发阶段,要认真做好软件公司的考察筛选工作,优中选优;在硬件组网阶段,要结合实际认真做好布点工作,做到覆盖全面;在操作人员培训阶段,要认真编写培训手册,做到培训到位。平台建成后,各地、各部门一定要认真做好数据的维护更新工作,及时向外发布我市的用人信息。

  第八,要继续抓好人才工作宣传。去年,我们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对全市人才工作作了大量宣传报道,收到了良好效果,人才工作宣传在全区评比中位列第二。4月中旬,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和内蒙古电视台对我市人才工作进行了专题采访,并在内蒙古电视台《新闻联播》和《北疆先锋》栏目中播出,这为我们今年的宣传工作开了一个好头。大家要承接这一良好势头,精心策划,认真做好今后一个时期的宣传工作。一要策划好“人才宣传月”活动,重点要对各类创新创业基地、团队、高层次人才,有计划、有重点的进行宣传报道,营造良好的人才工作氛围;二要开通“人才鄂尔多斯”微博,对我市的人才政策、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即时播报,提高人才工作的宣传效率;三要做好第12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第4届中国留学人员西部科技交流洽谈会、2013中国海外学子创业周、2013年内蒙古·广东科技合作活动周等人才交流活动的参展工作,扩大我市人才工作在全国的影响力;四要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联系,结合我市产业优势和人才需求状况,尝试创办一项在全区乃至全国有影响、水平高、效果好的品牌人才活动,全面提升“人才鄂尔多斯”品牌的知名度。

  同志们,人才工作是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工作,需要我们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抓好落实。希望大家在下一阶段工作中,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努力将我市人才工作推向新的更高的水平。

打印本稿】【关闭
附件下载:
相关文档
友情链接
·共产党员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共中央党校 ·党建研究 ·全国远程教育网
·内蒙古党建网 ·鄂尔多斯在线 ·鄂尔多斯新闻网 ·鄂尔多斯人事人才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流量统计 |
版权所有: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组织部 地址: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
技术支持:内蒙古纵横伟业 蒙ICP备000002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