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鄂托克前旗以干部人事档案升级达标工作为契机,结合全旗干部实际工作,大胆创新,建立了集电子档案、干部信息、干部统计查询等功能于一体的干部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有效发挥了干部人事档案在干部选拔任用和日常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着眼规范,夯实干部人事档案基础。一是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落实档案基础工作经费,先后投入专项资金20多万元,为档案室配备监控器、空调、加湿器、去湿机、温湿度计、灭火器、碎纸机、电脑、复印机、扫描仪等档案基础设施,全面改善档案办公室、档案库房、阅档室的办公环境。定期检查档案库房自然状况,认真落实防鼠、防盗、防潮、防火等措施,保证档案基础设施完整安全。二是注重管理责任落实。明确旗委组织部分管领导责任制,配备两名品行端正、责任心强的干部作为档案专职管理人员和档案兼职管理人员,全面负责干部档案材料审核认定、分类鉴别、转递报送等工作。对各镇和旗直部门,把档案材料报送和质量作为考核指标,纳入全旗党建目标考核体系,对不重视、不及时报送干部档案材料的予以通报批评,造成工作失误的,视情节对责任人予以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确保干部档案工作有人管、管得好。三是注重材料收集归档。旗委组织部对新归档的材料完整性和真实性进行严格审核把关。认真查看档案材料是否内容真实、信息完整、文字清楚、手续完备;档案前后材料填写是否一致、有无涂改现象;干部“三龄两历一身份”与组织部门认定的《干部基本信息审核表》是否一致。对干部档案材料不齐全、制作不符合档案规范标准要求的,通过打电话、下发催交通知单等形式要求将相关材料及时归档;凡内容填写不完整、材料真实性存在疑点、“三龄两历一身份”填写不正确的一律不接收。自2013年以来,严格按照上级的标准和要求,先后高标准完成了三次大型收集审核整理工作,为信息化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着眼实用,提高档案信息化水平。依托现代化信息技术,积极构建资源共享、功能完备、便捷高效、安全到位的干部管理五大信息系统,以干部档案信息化促进干部工作科学化。一是干部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在审核确认“三龄两历一身份”基础上,采集扫描在职科级干部档案800多卷,实现干部人事档案的查询、借阅和统计的数字化,避免因外借丢失、破损及人为更改导致干部信息缺失、错误等漏洞,有效提升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水平。二是全旗干部信息管理系统。在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审核确认的基础上,依托全国公务员信息管理系统,将全旗各单位所有在职在编干部信息汇总,建成鄂托克前旗干部管理信息库,提供及时、准确的全旗干部信息。三是领导干部PDA查询系统。领导干部PDA查询系统与全旗干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接共享,通过便携式终端设备,可查询全旗所有干部的个人详细信息及“三龄两历一身份”情况,实现干部信息即时查阅、调取,为旗委领导及时掌握干部信息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四是干部干部任免管理信息系统。常委会讨论干部任免时,通过“干部任免信息管理系统”的幻灯片功能演示干部个人信息、照片和其他图片资料,让参会领导更加直观、更多角度了解干部情况,避免纸质干部名册信息有限、形式单一的局限性,为旗委、政府有效选拔任用干部提供了信息化平台。五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记实监督系统。以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记实监督系统试点单位为契机,在干部选任中,积极探索创新形成了以“三线记实、三级审签、三层监督”为主要内容的“三个三”监督模式,从程序上保证了干部选任各项政策法规的落实,确保选任程序的公开和透明,有效防止了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着眼精细,把好信息化建设四个关口。在日常的干部档案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着重精细化管理,把好 “四关”:一是严把入档材料“进口关”。材料收集归档时,进行认真审核, 对每一份入档材料都本着从严从细的原则,认真细致地鉴别;对符合要求的考察考核、学历培训、奖惩任免、工资待遇等归档材料,严格按照新的干部档案标准进行分类,编制类号、顺序号、页码,做到分类准确、排列有序、编目科学。二是严把档案材料“录入关”。数据录入扫描过程中,坚持一录二审三校,确保录入扫描数据与档案原始材料一致;扫描原始图像与高清处理图像尺寸大小保持一致。三是抓好档案材料“动态关”。基于干部人事档案的动态性, 对各管档单位的管档人员集中进行专门业务培训,使每名管档人员都能熟悉干部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熟练掌握档案扫描、图片处理、信息上传等业务工作,保证了新材料的及时更新。四是严把档案数据“安全关”。为确保扫描后的原始图像和高清图像数据的万无一失,严格按照自治区、市委组织部规定,对数据进行服务器硬盘、移动硬盘、DVD光盘三种备份,同时注重对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的培训,要求管档人员必须树立高度的保密观念,严格遵守《档案法》、《保密法》,熟练掌握档案管理技能,做到了人员安全、信息安全和硬件安全。
(高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