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胜区林荫街道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城市和谐、服务居民群众、强化基层组织”为目标,结合自身实际,围绕“以人为本、民主自治、互助合作、共建共享”的社区建设理念,根据城市建设管理的特点和社区居民的要求,创新载体,深入开展各项党建特色活动,以服务广大居民群众。
打造学习型街道
近年来,林荫街道党工委深入开展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和学习型机关活动,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弘扬“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的新型学习理念,紧密结合“科学发展主题培训行动计划”活动,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的方式,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科技、法律、实用技能等各方面的知识,建立学习型街道制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街道党员干部确立终身学习的先进理念,努力使生活学习化、学习生活化,人人是学之人,处处是学之所的学习型街道。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同时,严格学习时间、制定学习制度,要求党员干部撰写学习笔记。目前,撰写学习笔记1300篇。
构建“五个一”长效服务机制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林荫街道党工委以“立足基层比奉献,创先争优当模范”为主题,以“两创两当两争”为载体,结合社会管理创新的要求,有效整合辖区内各类资源,推进“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工作模式,以建设和谐社区为目标,以信息化管理为手段,形成街道党工委核心统筹,社区党组织协调配合,辖区单位共同参与的“三位一体”工作模式,构建“五个一”长效服务机制。
该街道根据社区设置、居民分布、服务范围等情况,在辖区6个社区每300-500户为一网格,设立了41个管理服务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一名党员负责人,分解工作责任,细化工作任务,下设8名管理员(物业管理人员、综治联络员、维稳信息员、志愿者、宣传员、调解员、监督员、社区民警),具体通过“一个受理平台”、“一个民生通道”、“一个‘后勤’基地”、“一支应急分队”,“一支督查队伍”的长效服务机制,确保小事不出网格、一般事情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保障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一个受理平台:为方便居民群众反映问题,畅通信息反馈渠道,林荫街道在社会服务管理工作中心及各站点设立专门的受理电话,安排专职人员接听、接待受理群众来访事项,能答复的当场答复,不能答复的告知情况,迅速将反映情况按班子成员分工归口报告,在第一时间答复或赶到现场解决。
一个民生通道:林荫街道依托社会服务管理工作中心及各站点的电子大屏幕、民生服务等窗口设立民生渠道,建立网格管理服务的具体机制,安排专职人员管理,一方面辖区群众有什么诉求可以直接反映到相关部门,另一方面由社区每天将网格单元负责人、网格管理员收集的民生、民情、社会稳定等情况集中到中心,工作人员整理汇总将群众诉求等分送分管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及时给予答复或办理。
一个“后勤”基地: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辖区单位及帮扶联系单位,积极主动与街道、社区对接,深入辖区,了解民生,针对辖区居民群众反映的民生等社会问题,提供力所能及的帮扶。活动开展以来,各帮扶联系单位积极配合街道、社区开展各项活动,如在“金秋助学”活动中,帮扶单位三年来共资助67名贫困学生,帮扶资金达30余万元。
一支应急分队:为确保居民反映的紧急情况得到及时处理,办事处抽调社会服务管理工作中心工作人员组成一支应急分队,同时协调相关部门,调配车辆及时处置跨网格、跨地区以及群众反映的应急诉求,真正体现群众利益为第一要务的工作宗旨。
一支督查队伍:为确保小事不出网格、一般事情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保障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林荫街道专门成立督察小组,组长由党工委书记担任,针对“舆情热线”、“舆情信箱”以及网格管理员“民情日记”反映的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督查落实情况,使“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真正落到实处。
构建“3+2”区域化党建工作模式
按照“有利于开展党的工作,有利于实现资源整合,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原则,林荫街道积极构建“3+2”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模式,即“街道区域党委、社区联合党委、网格党组织+区域党代会常任制会议+党建联席会议”。
林荫街道有力推进资源共享,改变社区“单兵作战”的运行模式,发挥联合党委作用。他们紧紧围绕“发展共推、文明共创、事务共管”三大目标和原则,搭建三大平台,探索建立社区资源共享新机制。
一是搭建便民服务平台。坚持把服务居民作为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基本立足点,整合原有办事窗口和驻区单位部分服务窗口及人员,在社区服务中心设置一站式服务大厅,开设民政、党务、卫生、计生、居家养老、就业援助、法律诉求与调处、民情专递等服务窗口,运用便民服务QQ平台等服务手段,搭建社区事务共管的有效平台。
二是搭建结对共建平台。充分发挥联合党委协调作用,组织驻社区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活动,组织驻社区单位党员与社区居民党员进行联动联创。各党组织和党员结对子后,积极依托自身优势,开展联建联创活动。
三是搭建共驻共建平台。社区联合党委在各驻区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创新搭建服务居民生产生活的载体平台。如通过市就业局,组织召开针对下岗职工、零就业家庭、农民工、未就业大学生及退伍军人的人才招聘会,并免费开展就业、创业的知识培训。截止目前,开展就业、创业培训5批次33人,并帮助50余人申请创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通过辖区内各中小学校以及幼儿园,组织开展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以及家长普遍存在的问题或需要而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如针对高中生开展“叛逆期”家庭教育讲座;针对中小学生开展交通、消防等安全知识讲座;针对学龄前儿童开展学前教育活动等等),截止目前,共组织开展各类知识讲座4次;通过与辖区内企业沟通协商,设置“过渡性安置就业基地”,签订安置就业协议,帮助特殊人群解决一定的就业问题。
林荫街道发挥党员作用,把握社区党建工作结合点,转变社区“单一封闭”的活动方式。他们为充分调动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党员“8小时内外”的先锋模范作用,在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在岗位”的“三在”管理服务活动。
一是组建志愿者服务队伍。联合党委在建立社区居民档案,发掘社区人力资源的基础上,根据党员的职业特点、个人特长和服务意向等情况,组建志愿者服务队伍,划分党员责任区。
二是开展“社区主题活动日”活动。在深入开展“双带双促”(党组织带动社会组织,促进自我管理;党员带动群众,促进自我服务)活动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开展“社区主题活动日”活动。
三是开展创评区域党员“五星”主题活动。通过创评“诚信之星”打造倡导诚信经营之风;通过创评“服务之星”提升服务群众意识;通过创评“双带之星”,鼓励下岗党员带头创业,带动下岗职工就业;通过创评“慈善之星”树立爱心人士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典型;通过创评“共建之星”推动区域文明共建工作深入开展。
林荫街道实施网格管理,把握社区党建工作着力点,消除社区管理服务的“空白地带”。他们着眼于解决“社情民意不明了,服务管理不到位,诉求渠道不畅通,矛盾化解不及时”的困惑,采取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方式,在把企业、机关、事业单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党员、群众、党建资源全部纳入网格化管理基础上,成立由社区干部、窗口单位下派干部、普通党员、居民代表、居民小组长、楼栋长等组成的管理服务团队,由服务团队成员各自包管联系服务本网格内5至10户普通群众,开展了“组团式”服务,做到了“包组建、包管理、包服务、包教育、包提高”,实现了基层服务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林荫街道建立健全制度,夯实党建工作的根本点,促进区域化党建工作规范化。他们从制度建设入手,激发社区共建合力,积极推动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一是推行街道区域党委书记每月1次接待群众,区域党委、联合党委班子成员每年2次进家入户走访群众,群众意见定期办理反馈“三项制度”。二是健全街道、社区两级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工作例会制度、联考联评等制度。三是完善在职党员社区服务反馈制度,社区党组织定期将在职党员在社区的真实表现情况向其所在单位党组织反馈,其单位把在社区共建中的表现作为考核测评党员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建立健全奖励制度,充分调动驻区单位和社区成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李瑞芳 赵树源)